推薦:張家界導游網 官網認證微博開通 >>>
科技為中國卡通開路
與手繪動漫不同,湖南動漫走了一條依托科技的電腦繪動漫之路。三辰公司在國內率先成立專門的軟件技術研發部門,歷經5年,開發出一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“動畫軟件集成系統”,成功地把信息技術與傳統的卡通制作工藝結合起來,在國內首家實現了動畫制作的無紙化作業。這一系統的運用,使動畫制作速度在傳統手工制作基礎上提高了十幾倍。三辰一躍成為國內第一家日產原創卡通節目30分鐘的企業,其生產能力因此接近日本大型卡通原創企業。
為實現三維圖形渲染的自動化、智能化,去年,三辰集團投入2000萬元引進國外動態捕捉系統和億萬次集群渲染設備,成功開發了RenderFarm3D集群渲染應用系統。這一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成果,不僅可以渲染寫實畫面,還可以隨心所欲改變藝術風格,解決了三維動畫的逼真問題。從此,三辰原創技術可與日本、美國、韓國的知名卡通公司比高低。
在戰場上醞釀生機的湖南報業
2001年曾被認為是“中國傳媒年”。傳媒業在經過長期蟄伏后,像是突然遇上了資本市場的春天。曾經壁壘森嚴的中國傳媒業,似乎一夜之間成了前景誘人的新興市場。正是這一年,深處中國內陸的湖南傳媒也在孕育著一場革命。
2001年,《瀟湘晨報》挾8000萬資產進入長沙,并由此引發了湖南報業至今最為慘烈的一場“戰爭”。2000年9月,《瀟湘晨報》在《羊城晚報》、《華西都市報》、《北京晨報》等全國6大媒體上同時打出了《報業湘軍升旗納將》的招聘廣告,在全國招兵買馬。從當時的舉動可以看出,一開始,《瀟湘晨報》就已確定了做一份大報的思路。
《瀟湘晨報》的舉動,使本來平靜的湖南報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震動。在這以前湖南報業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。《湖南日報》、《三湘都市報》、《長沙晚報》三分天下,互相處于一種默契的競爭中。《瀟湘晨報》的出現,讓《長沙晚報》感到了極大的危機。2001年堪稱湖南報業市場化的啟蒙。由于《瀟湘晨報》的介入,湖南報業競爭極為慘烈。在這場戰爭中,《瀟湘晨報》取得了勝利,似乎兵不血刃地迅速占領了長沙市場。而由此,湖南報業開始了新聞報道的正面交鋒。也正是因為《瀟湘晨報》的“鯰魚效應”,激活了湖南報業保守和相持的一池春水。省委宣傳部一名官員對晨報的評價頗為中肯:晨報掀起了湖南報業的改革,為湖南報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活力。
現在看來,2001年湖南報業的競爭只是熱身,2002年才是湖南報業大戰的真正開端。這一回,《長沙晚報》和《瀟湘晨報》成為真正的主角,兩家報社在采編、廣告和發行上你來我往,刺刀見紅。
都市報興起滿足了城市居民的讀報需求,但數量過多的都市報和同質化傾向,也加劇了都市報對讀者和廣告資源的競爭。發行環節的競爭只是兩張區域性綜合日報競爭的一個縮影,新聞大戰才是最精彩的環節。不過,在晨報一連串眼花繚亂的動作之后,晚報也穩住了陣腳。雖然競爭讓兩者都身心疲憊,但更多的是讓兩家報紙都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市場。而《三湘都市報》、《東方新報》以及《當代商報》卻不得不一步步退卻,讓出了本來屬于自己的市場。
在長沙報業的競爭中,成者自然地被稱為英雄,而眾多的悲劇英雄也被人記住。長沙報業之爭成就了《瀟湘晨報》和《長沙晚報》,也讓《三湘都市報》、《東方新報》成為了時代的悲劇英雄。在經過“戰火洗禮”后的《瀟湘晨報》越來越成熟,在繼2003年廣告經營收入突破1.38億元后,《瀟湘晨報》2004年廣告經營收入達到2.2億,已經進入了良性循環。
晚報惶恐,三湘慚愧,新報疲軟,商報扼腕——這就是湖南報業在《瀟湘晨報》沖擊下的生存狀態。
綜藝女王王平
王平,湖南省中共十七大代表。湖南電視臺副總編輯、研發中心主任。長期從事電視節目策劃、制作工作。先后獲湖南省直“芙蓉百崗明星”、湖南省“十大杰出女性”稱號。
《音樂不斷》、《超級女聲》、《舞動奇跡》、《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》……這一個個響當當的品牌節目都出自同一人之手,即被稱為中國電視界“綜藝女王”的王平。
1998年,做了7年電臺主持人的王平轉入湖南電視臺,她在人力、物力均十分匱乏的情況下一手創辦了全國第一檔電視歌友會欄目——《音樂不斷》,而今早已成為業界的品牌欄目,她也那時開始品嘗到了做電視的快樂。
6年前,王平頂住層層壓力,將《超級女聲》帶到了全中國觀眾面前,開啟了中國轟轟烈烈的選秀時代。如今,《超級女聲》已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電視節目經典品牌,“超女”經濟也成為中國娛樂經濟的引擎。僅2005年一年,“超女”便創造直接經濟效益7.66億元,為湖南創造的間接經濟效益超過20億元,而連續三屆“超女”短信更是圈錢近億元,它的出現更改變了整個中國娛樂圈的格局。
在綜藝節目林立、強手如云的爭奪中,王平制作的《我是冠軍》、《舞動奇跡》和《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》勇奪同時段節目收視第一,特別是從英國BBC買下節目模式版權、經過本土化創新的《舞動奇跡》,更創造了湖南衛視和全國綜藝節目2007年收視全年第一的好成績。
經歷十余年的摸爬滾打之后,年輕的她已由基層編輯一躍成為湖南電視臺副總編輯。透過所有的光環,那個低調務實、干練睿智的她所創造的奇跡依然令人感動……